• 网站首页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期刊介绍
  • 投稿指南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在新发展格局中做强做优县域经济
  • 作者:网站采编

      上世纪80年代是县域经济发展第一阶段。一方面启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,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乡镇工业,极大激发了农业农村发展活力,但也埋下了“小、散、乱”的布局隐患。

      主持人:乡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如何发挥资源优势,以县域发展带动乡村振兴?

      主持人

      郡县治,天下安。县域位于城乡两头的交汇点,具有独特的辐射带动作用,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和支柱。顺应县城人口流动变化趋势,相关政策举措陆续出台,为新时代县域经济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,积蓄了动力。聚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,本期特邀专家和市县负责同志进行研讨。

      张建华(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、教授):所谓县域经济,是一种县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。具体讲,就是以县城为中心、乡镇为纽带、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,形成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,以工业化、城镇化、现代化为发展主题和方向的经济发展模式。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,以市场为导向,优化配置资源,实现县域内各个产业的协调和全面发展,从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县域经济。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     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经历四个阶段

      进入21世纪,县域经济发展进入第三阶段,区域持续分化、不平衡性加大。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“壮大县域经济”,并出台相应政策,县域经济受到关注。发达地区如江苏、浙江、广东等地,县域经济逐步融入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市圈,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加速;而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,受制于基础条件不够完备,如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水平、城乡一体化融合以及改革滞后等,县域经济虽也取得长足发展,但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差距,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。

      以县域经济带动乡村振兴,环境是保障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城市人口承载力与吸引力的重要支撑。以县城为重要载体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,必须破解长期制约县城和乡村发展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瓶颈,促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、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、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,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,进一步缩小县城与大城市在教育、医疗、卫生、养老、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差距,提高县城的人才吸引力和人口吸引力。从人居环境改善、垃圾污水处理、厕所革命等群众身边、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做起,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,共同建设美好家园。进一步探索和创新项目招投标、财政资金统筹使用、“以奖代补”等机制,激发群众参与热情,打造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。

      以县域发展带动乡村振兴

      县域经济有一定的独立性、能动性,特点十分鲜明。

     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,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转型速度不断加快,也取得了较好成效,但仍存在农业生产结构单一、基础设施不完善、农村劳动力素质无法满足发展需要、农业科技和农村金融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。

      以县域经济带动乡村振兴,产业是基础。县域产业发展要根据自身比较优势,围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主导产业,持续将特色产业做大做强,形成县域特色产业集群,从而带动其他产业有序发展。县域产业布局应牢牢把控农业基础地位、重视农业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,打造农业全产业链,延伸农业发展链条。农业的专业化、产业化发展,必然带动对农资供应、农产品加工、仓储物流、销售等系列关联产业的需求。同时,开发乡村和农业休闲旅游资源,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;借助农村电商畅通农产品商贸流通渠道,拓展县域产业融入全省乃至全国产业链。

      因地制宜探索强县路径

      宜都作为县级市,以“人才全方位需求”为核心,打出一套“组合拳”。一是加大岗位供给。政府和企业共同发力,截至目前,已提供440个岗位用于机关事业单位招录公务员和引进人才,企业提供近6000个就业岗位,招引“双一流”紧缺人才150名,引进各类人才2745名,其中博士4名、大专以上897名。二是强化政策支撑。政府推出人才新政,在就业、住房等六方面给予支持。住房方面,从中专生到博士都可享受补贴,中专生购买首套房补贴5万元,博士补贴20万元。今年已启动全省首批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,计划筹集房源1.5万套。目前已为全市75家企业1255名大学生发放住房补贴595.52万元,为160余名市内招商引资企业人才子女解决就近入学入园问题,为249名市外户籍中小学生落实租房补贴近30万元。三是满足多元需求。近三年来已累计投入104亿元,提升教育、医疗、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。教育方面,引进北师大教育集团,创办宜都创新学校,解决人才子女的求学问题;医疗方面,与省人民医院、省中医医院合作成立医联体,省级专家定期坐诊,为市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。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、个性化、高品质的服务需求,投资16.46亿元建成涵盖“五馆一中心”等多功能的市民活动中心,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。

上一篇: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徐旭初:聚焦

下一篇:潍坊市海洋发展研究院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,推

返回顶部

Copyright © 2021 《发展研究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
首页

联系

投稿